张友连:笔耕不辍书人生——专访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、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发表时间:2024-11-18 16:06
人物简介: 张友连,笔名张有廉、若颢、泵粥山人,男,1954年9月出生,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理事、中华国礼书法家、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书法家、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员、安徽省书协会员、亳州市硬笔书协顾问。曾于中书协培训中心举办的全科班、高级班和研究班结业,师从于沈鹏、锺明善、曹宝麟等书法大家。以二王为宗,工于楷书、长于行草,作品多次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获奖,曾获得全国第十七届、十八届、十九届庐山杯书画大赛金奖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书法作品曾在《中国书法》杂志上刊载,被海内外人士广为收藏。两序,
墨香幽梦始,初心映流年 张友连先生有两个别具深意的笔名。“有廉”,蕴含着对自身品德修养的期许;而“若颢”,则是恩师刘长桂老师所取,源于《三字经》中“若梁灏,八十二,对大廷,魁多士”的典故。宋朝的梁灏,一生坎坷,八十二岁才高中状元,虽已白发苍苍,却心满意足。 “我的老师告诫我,不要急着宣扬自己,而要先去完成好自己的事情。”张友连先生始终铭记着老师的教诲,在我们几个小时的对话中,他反复提及:“我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,也没有什么好宣扬的。” 先生号“泵粥山人”,“泵”字有石有水,“粥”字有弓有米,他将对故乡石弓山水的深深眷恋融入四个字中,也将对书法的爱恋浓缩在这四个字里。他深知自己的书法未臻至善至美之境,但一心希望能写出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书法作品,正如毛主席所言,我们的文学艺术首先是为工农兵的,为工农兵所创造,为工农兵所利用的。
“‘粥’是八宝粥、小米粥,是白粥,不是琼浆玉液。”他希望自己的书法能如同那大众喜爱的八宝粥、小米粥,贴近百姓生活,能够带来实在的滋养。 “粥”字中包含两个“弓”,这对张友连而言,恰如一种独特的隐喻,意味着左右开弓。部队训练时,他意外受伤致使右手无法正常写字。“右手写不了字,我就拿左手写字当消遣。”后来右手恢复,“泵粥山人”也真有了“左右开弓”的本领。
墨韵浸年少,砥砺书风华 张友连的书法之路上,少不了父亲的影子。“我父亲的毛笔字在乡里写得相当好。”每至春节,家中满是求字的乡亲,张友连自幼便在这样浓厚的书法氛围中耳濡目染。 五岁时,他踏入小学。因入学过早,学业于他而言并非一帆风顺,一年后才正式上学。但他对写字的热爱却如火焰般炽热。到了五年级,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,学校教学遭受重创,他成为了红小兵,两年后又转为红卫兵。即便身处动荡的年代,他对写字的执着丝毫未减。 他曾有幸拜当地书法名家纪凤阁为师,开始比较正式、系统地学习书法。师恩难忘,纪凤阁老师曾赠予张友连的字帖,也被他悉心保存并收藏着,陪伴他半个多世纪。 1966 年,张友连升入初中,师从学识渊博的刘长桂老师,一直到高中结束。50年代,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学校“向工农开门”的教育方针,刘老师作为那时的大学生知识分子,在古典文学与书法领域皆有很深的造诣,曾参与《中华大词典》的编写。他文革前在阜阳师范大学任教,文革期间被调到涡阳县石弓中学任教。在刘老师的悉心教导下,张友连踏上了更为系统、深入的书法学习之路。
物资匮乏的年代,没有太多的字帖以供学习,他从柳公权的《玄秘塔碑》、颜真卿的《多宝塔碑》着手练习楷书,到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和《圣教序》的行书字帖,日夜临摹,反复揣摩每一个笔画与结构的精妙之处。 每次过上一个礼拜,刘长桂老师就会把张友连写的一大摞毛笔字帖拿到班上展示,一大摞有几十本,有时还会发给班上同学当字帖使用。
“我很喜欢写黑板报。但是我们当年很穷,学校里只有两块外面靠路边墙上的水泥黑板让我们来出。”上学时期,学校的黑板报也是张友连练习书法的平台。他满怀热忱地承担起出黑板报的重任,无论是学术交流动态、学校规章制度,还是对优秀学生的表彰、毛主席语录等内容,都经由他的双手写在黑板上,供师生阅览。
军旅墨香染,壮志书豪情 1974 年 12 月,张友连应征入伍,来到河北省滦平县,成为一名炮兵战士。新兵连的三个月,他与战友们住在百姓家中,当时百姓生活困苦,医疗资源匮乏,怀揣着“学雷锋做好事”的心,他凭借祖上和高中所学的针灸技能,主动为百姓免费看病。
新兵连结束后,作为石弓镇首届(72届)高中毕业的他凭借文化优势被分配到侦察班担任炮兵侦察兵。因在为百姓治病中展现出的医学才能,收到百姓送的锦旗,他被调至团卫生队,身兼文书与卫生员两职。 在卫生队,他充分发挥书法才华,所写的黑板报和文书材料,字体美观、书写规范。彼时物资相对匮乏,宣纸稀缺且昂贵,于是随处可见的报纸便成了张友连挥墨的载体,工作间隙,他用毛笔蘸取掺了水的墨汁,他在报纸上练习书法,乐此不疲。 有时他还以地面为纸,毛笔蘸水,在水泥地上苦练书法,水泥地的表面粗糙不平,摩擦力较大,书写起来远不如在纸张上顺畅,但他却将此视为提升笔力和专注力的绝佳机会,不断探索书法技巧。 无论是在报纸上还是在水泥地上,张友连始终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书法练习。“写在地上,用拖把一蘸水就抹掉了。很方便!”他对书法的热爱,早已超越物质的限制.
墨海探新路,坚守铸华章 1986年,张友连转业回乡。转业后的张友连最初被分配到县人民医院,然而,他深感自身医学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,且对书法的热爱难以割舍,毅然选择调入公安局工作。在公安局刑警队,他负责内勤事务,忙碌工作之余,沉醉于书法世界,以笔墨抒发内心感悟。后来,他被调至看守所,在此期间,将书法融入看守所文化建设。 因工作出色,他先后晋升为副所长、指导员。职位虽变,但他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愈发炽热。工作闲暇之时,便潜心研究书法,不断提升技艺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。 他先后参加了中国书画家协会培训中心举办的全科班、高级班和研究班,有幸师从沈鹏、锺明善、曹宝麟等书法大家。他以二王为宗,工于楷书,长于行草。通过六十余年的努力,博采众长、兼收并蓄,初具自己风格,书法作品力求清丽、圆润、遒劲、前后映带、线条优美、神采洒落、雅俗共赏。
墨香传万里,德艺馨四方 张友连对小楷的钟情,源于家乡安徽省涡阳县石弓镇那深厚的文化底蕴。 涡阳县作为老子故里,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。老子所著的《道德经》,作为万经之王、世界十大名著之首,其蕴含的哲理智慧深深吸引着他。自幼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成长,张友连对《道德经》心怀敬畏与热爱,这份情感也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他对小楷书写的执着追求。 他的小楷根基源于唐朝的钟绍京。钟绍京的小楷被誉为天下第一小楷,仅存的43行真迹,却被珍藏于美国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。谈及此事,张友连每每叹息。他将《道德经》按照楼观台唐玄宗定本完整书写并精装成卷,捐赠给楼观台“西安道德经博物馆筹建委”。 自捐赠之后,张友连并未停止自己的脚步,反而更加坚定了传承经典的决心。他每月坚持用小楷书写《道德经》,每一本《道德经》的书写,都是一次与先贤的对话,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致敬。先生心怀宏愿,希望自己书写的《道德经》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真正接受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被传承下去,青年们能为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。 我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——齐云山,坐落在中国状元县休宁县。谈及此处,张友连先生忍不住激动起来,“咱们休宁县是个好地方啊,中国第一状元县!自宋嘉定十年到清光绪六年,全国共出状元800多名,光休宁一县就出了19名!” 为了家乡道教名山齐云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,也为了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他将自己耗费数月时间,精心创作的《道德经》书法作品捐赠给齐云山风景区管委会,表达自己对齐云山深厚文化的热爱。 “这里的山水、人文和生态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,我要将自己的努力和大家一道,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把齐云山打造得更好。” 先生常说,书法家要有扎实的传统书法文化基础知识,书法爱好者要让作品贴近广大人民群众,为大家提供精神食粮。他希望自己精心书写的《道德经》能够代代相传,以书法为载体,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。 清代儒将左宗棠曾留有一副对联传世,它让我们在不凡与平凡间找到平衡,于世事纷扰中从容而行。“发上等愿,结中等缘,享下等福。择高处立,就平处坐,向宽处行。”张友连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二十四字箴言。
沈赛飞,浙江传媒学院出版学院2023级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 指导老师: 刘福州,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。 上一篇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
|